财报季,管住手,少操作
原创
2015-08-07
美股基金策略
美股基金策略
美股Q2的财报季已经接近尾声,尽管海外财经媒体此前就预计,本季度很可能是近几次最差财报季,但是其刺激程度还是比预期的更强。本轮财报季,若干科技公司依然抢眼,如NFLX、AMZN、GOOG,但是更多明星公司、指数高权重公司纷纷“跪下”,其概率之高,让很多投资者手上股票中招率也大幅度提高,很容易遇上一支,甚至几支此类股票。偏偏,依然有很多朋友,无视风险,偏要去“赌财报”,结果更是频频中招,惨不忍睹。事实上,财报季的操作有讲究,但是对大部分投资者,特别个人投资者来说,又很简单,那就是不操作,特别不要做买入操作,甚至某些情况下应该做卖出操作。而在美股牛市目前被认为走入尾声,加息周期即将开启,市场波动增大的情况下,更应该谨慎。
首先,让我们看看财报意味着什么,它并不仅仅是几张PDF文档而已,建议大家可以把眼界放开的看。财报以及围绕财报对个股来说实际上是一次价值的重估,财报本身体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过去,即过去一个季度的运营过程;又是公司的现在即当前财务和经营状态的一个镜像;还是未来,即公司未来的展望和预期。而每当财报发布后若干交易日内,还有各方分析,投行评级调整,资金进出流动,以及上市公司的一些应对(如回购、分红)。我们都知道,美股股价对财报结果常常非常敏感,通常双Beats,而且年度预期不产生负面变化才有大涨的可能,而且还只是可能,有时候预期兑现大资金走人引发暴跌的情况也时有所见。而一旦与预期一点Miss,都可能出发大跌。所以,财报季实际上是市场一个高不确定性的时间段,而对于高不确定性时间段,很多历史经验都表明,减少操作,不操作都是更明智的做法,而这个时候还迎头而上,想去搞把大的,显然是一种高风险的“逆向投资”。基于理性分析和判断的“逆向投资”不一定错,但是,我们看到很多投资者的操作真的是有理性成分吗?恐怕不是。
尽管每个“赌财报”的人心态不一,但是还是有些共性,典型的还是赚快钱的心理,因为前面提到了,股价在财报前后可能非常敏感,这个时候无论看多还是看空,方向对了,如果再凭借期权,利润相当可观。这也是为什么,有人如果“赌”对了,一定满世界宣告,因为确实太爽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“赌”财报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逻辑,但是仔细一看常常是一种自圆其说。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投资心理问题,那就是信息选择性吸收,当你看多一个股票的时候,会不断选择性吸取利好信息自我强化这种认识,也更愿意与同样看好这支股票的人抱团,对看空的信息会天然排斥,甚至怒不可遏。而在“赌财报”上,这种现象更明显,特别网络发达,社交工具丰富,一旦看到啥消息或者网上某网友发出强烈看好某支股票财报的信息,你总是有种怕“错过”,“赶不上车”的心理,其实你可能对这支股票根本不了解。特别是一些明星股,这种情况更明显,大家想想看吧,是不是每个财报季,啥Twitter、Tesla之类明星股都少不了一帮人去“赌”?但是,问题来了,除非内部消息,财报结果本身就没人知道,各种所谓的分析在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是无效的,更何况还有一些自欺欺人的自我认知强化的暗示和跟风。所以,请谨慎对待财报前的各种针对财报的预测和分析,特别那些啥期权变动、技术分析、某某大佬如何如何的理由,在这个节骨眼真的很没用。
不同情况下,财报季的操作和策略略有差别,但是大体建议如下:
1.个人长期持有的股票,此类股票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做了分析和判断,准备长期持有,甚至已经持有了一年以上。那么除非之前有啥基本面重大利空,那么持有股票度过财报即可,同样地,出于避险考虑,哪怕你再看好,也切勿在财报前加仓。当然,有时候,财报不佳,大跌,暴跌都有可能,这个时候也冷静对待,看看财报预示着什么,问题是大的还是小的,局部的还是全局的,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有重大问题。总之,不要被股价的涨跌幅度乱了阵脚,而是判断下基本面,看看是否出现了逆转,如果没有,大可淡定观察。同时,如果你判断问题不大,那可能会有“买入良机”的心理,但是也别急,等待几个交易日,待财报后的各种信息和各路资金都消化下再做操作。这里面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大火的NFLX,别忘了,去年10月,它财报后曾经暴跌近20%,有兴趣的可以后视镜看看,当时的情况。
2.个人经过分析,强烈看好一支股票,但是恰在准备买入的时候,碰上财报季。这个情况也常见,你其实做了基本功,对某支股票很有信心,准备首次买入。这个时候,我建议大家都要养成习惯看看这支股票是不是要发财报了,如果要发,等着,发了财报后,根据情况再买。这个时候,一定要克服一种怕“赶不上车”的心理,通常,一个人如果分析发现一支心中的好股票,会如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,迫不及待想要买入,甚至看到要财报了,还怕财报万一大好,股价飞了岂不赶不上车了。事实上,如果财报大好,说明这支股票确实不错啊,还是那句话,不要纠结一时涨幅的数字,此时看看财报情况,如果确实亮眼,预期增长依然乐观,这个时候才是你踏实买入的机会呢。而如果财报跪了,如前所述,也是冷静分析,判断只是发展中的问题的话,这不正好逢低吸纳的机会吗?这里还是NFLX的例子,在去年10月大跌后,NFLX此后财报或者事件驱动,大涨的时候多了去了,你中间上车都赚得不错,吃鱼,很多时候吃鱼身就够了。
3.趋势投资者,比如做技术分析投资的,某支股票可能此前已经赚了不少了。这个时候,如果获利已经颇为丰厚,在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,或许财报前卖出止盈是个更保险的操作。事实上,做趋势投资,往往是两次财报之间最有搞头,如前所述,财报后会有个资金进出的高频度流动过程,此后多空双方都会根据最新情况采取行动,这个时候倒确实容易做趋势观察和分析。
4.再说说“赌”财报的,赌赢了的咱不说了,说说踩雷的情况。这个时候,常常会出现一种“被价值投资”现象,什么意思,很多朋友“赌”财报的时候冲动盲目,踩雷被深套的时候,特别如果此前是看多买正股的朋友,反倒沉下心来,开始分析这个公司基本面。这个倒也对,但是常常这些朋友又要犯“自我认知强化”的老错误,继续寻找看多的理由,再想,不行啊,不服啊,一定要解套再跑,咦,其实这个公司好啊,投资价值高啊,还有亏废的没,一起抱团坚持!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,投机没问题,但是投机就要有个投机的样子,错了就错了,该撤就撤,总结经验,下次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更谨慎一些。炒股很多时候就是跟自己斗,特别一些自我麻痹的心理尽快挣脱出来,你会更加成熟。
再说说财报季ETF的操作,过去提过,同样的,应该更加淡定,不做买入操作。因为特别挂钩一篮子股票的ETF,其走势也是其成分股决定的,一个占比小的成分股飞了和跪了都影响不大,重仓股如果暴跌了可能拖累整个板块相关ETF下跌,如果暴涨,通常将来也有大概率回调机会。而且ETF由于分散投资,所以涨跌幅度即使在财报季也不会太大,这种情况下就更没必要急着进行买入操作了,ETF投资本来就是个小碎步扭秧歌前进,慢慢博取收益的过程,不存在个股那样暴涨暴跌的机会,所以淡定的度过财报,再进行操作对你整体收益影响不会太大。
原创
2015-08-07
美股基金策略
美股基金策略
美股Q2的财报季已经接近尾声,尽管海外财经媒体此前就预计,本季度很可能是近几次最差财报季,但是其刺激程度还是比预期的更强。本轮财报季,若干科技公司依然抢眼,如NFLX、AMZN、GOOG,但是更多明星公司、指数高权重公司纷纷“跪下”,其概率之高,让很多投资者手上股票中招率也大幅度提高,很容易遇上一支,甚至几支此类股票。偏偏,依然有很多朋友,无视风险,偏要去“赌财报”,结果更是频频中招,惨不忍睹。事实上,财报季的操作有讲究,但是对大部分投资者,特别个人投资者来说,又很简单,那就是不操作,特别不要做买入操作,甚至某些情况下应该做卖出操作。而在美股牛市目前被认为走入尾声,加息周期即将开启,市场波动增大的情况下,更应该谨慎。
首先,让我们看看财报意味着什么,它并不仅仅是几张PDF文档而已,建议大家可以把眼界放开的看。财报以及围绕财报对个股来说实际上是一次价值的重估,财报本身体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过去,即过去一个季度的运营过程;又是公司的现在即当前财务和经营状态的一个镜像;还是未来,即公司未来的展望和预期。而每当财报发布后若干交易日内,还有各方分析,投行评级调整,资金进出流动,以及上市公司的一些应对(如回购、分红)。我们都知道,美股股价对财报结果常常非常敏感,通常双Beats,而且年度预期不产生负面变化才有大涨的可能,而且还只是可能,有时候预期兑现大资金走人引发暴跌的情况也时有所见。而一旦与预期一点Miss,都可能出发大跌。所以,财报季实际上是市场一个高不确定性的时间段,而对于高不确定性时间段,很多历史经验都表明,减少操作,不操作都是更明智的做法,而这个时候还迎头而上,想去搞把大的,显然是一种高风险的“逆向投资”。基于理性分析和判断的“逆向投资”不一定错,但是,我们看到很多投资者的操作真的是有理性成分吗?恐怕不是。
尽管每个“赌财报”的人心态不一,但是还是有些共性,典型的还是赚快钱的心理,因为前面提到了,股价在财报前后可能非常敏感,这个时候无论看多还是看空,方向对了,如果再凭借期权,利润相当可观。这也是为什么,有人如果“赌”对了,一定满世界宣告,因为确实太爽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“赌”财报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逻辑,但是仔细一看常常是一种自圆其说。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投资心理问题,那就是信息选择性吸收,当你看多一个股票的时候,会不断选择性吸取利好信息自我强化这种认识,也更愿意与同样看好这支股票的人抱团,对看空的信息会天然排斥,甚至怒不可遏。而在“赌财报”上,这种现象更明显,特别网络发达,社交工具丰富,一旦看到啥消息或者网上某网友发出强烈看好某支股票财报的信息,你总是有种怕“错过”,“赶不上车”的心理,其实你可能对这支股票根本不了解。特别是一些明星股,这种情况更明显,大家想想看吧,是不是每个财报季,啥Twitter、Tesla之类明星股都少不了一帮人去“赌”?但是,问题来了,除非内部消息,财报结果本身就没人知道,各种所谓的分析在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是无效的,更何况还有一些自欺欺人的自我认知强化的暗示和跟风。所以,请谨慎对待财报前的各种针对财报的预测和分析,特别那些啥期权变动、技术分析、某某大佬如何如何的理由,在这个节骨眼真的很没用。
不同情况下,财报季的操作和策略略有差别,但是大体建议如下:
1.个人长期持有的股票,此类股票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做了分析和判断,准备长期持有,甚至已经持有了一年以上。那么除非之前有啥基本面重大利空,那么持有股票度过财报即可,同样地,出于避险考虑,哪怕你再看好,也切勿在财报前加仓。当然,有时候,财报不佳,大跌,暴跌都有可能,这个时候也冷静对待,看看财报预示着什么,问题是大的还是小的,局部的还是全局的,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有重大问题。总之,不要被股价的涨跌幅度乱了阵脚,而是判断下基本面,看看是否出现了逆转,如果没有,大可淡定观察。同时,如果你判断问题不大,那可能会有“买入良机”的心理,但是也别急,等待几个交易日,待财报后的各种信息和各路资金都消化下再做操作。这里面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大火的NFLX,别忘了,去年10月,它财报后曾经暴跌近20%,有兴趣的可以后视镜看看,当时的情况。
2.个人经过分析,强烈看好一支股票,但是恰在准备买入的时候,碰上财报季。这个情况也常见,你其实做了基本功,对某支股票很有信心,准备首次买入。这个时候,我建议大家都要养成习惯看看这支股票是不是要发财报了,如果要发,等着,发了财报后,根据情况再买。这个时候,一定要克服一种怕“赶不上车”的心理,通常,一个人如果分析发现一支心中的好股票,会如发现新大陆一般兴奋,迫不及待想要买入,甚至看到要财报了,还怕财报万一大好,股价飞了岂不赶不上车了。事实上,如果财报大好,说明这支股票确实不错啊,还是那句话,不要纠结一时涨幅的数字,此时看看财报情况,如果确实亮眼,预期增长依然乐观,这个时候才是你踏实买入的机会呢。而如果财报跪了,如前所述,也是冷静分析,判断只是发展中的问题的话,这不正好逢低吸纳的机会吗?这里还是NFLX的例子,在去年10月大跌后,NFLX此后财报或者事件驱动,大涨的时候多了去了,你中间上车都赚得不错,吃鱼,很多时候吃鱼身就够了。
3.趋势投资者,比如做技术分析投资的,某支股票可能此前已经赚了不少了。这个时候,如果获利已经颇为丰厚,在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,或许财报前卖出止盈是个更保险的操作。事实上,做趋势投资,往往是两次财报之间最有搞头,如前所述,财报后会有个资金进出的高频度流动过程,此后多空双方都会根据最新情况采取行动,这个时候倒确实容易做趋势观察和分析。
4.再说说“赌”财报的,赌赢了的咱不说了,说说踩雷的情况。这个时候,常常会出现一种“被价值投资”现象,什么意思,很多朋友“赌”财报的时候冲动盲目,踩雷被深套的时候,特别如果此前是看多买正股的朋友,反倒沉下心来,开始分析这个公司基本面。这个倒也对,但是常常这些朋友又要犯“自我认知强化”的老错误,继续寻找看多的理由,再想,不行啊,不服啊,一定要解套再跑,咦,其实这个公司好啊,投资价值高啊,还有亏废的没,一起抱团坚持!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,投机没问题,但是投机就要有个投机的样子,错了就错了,该撤就撤,总结经验,下次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更谨慎一些。炒股很多时候就是跟自己斗,特别一些自我麻痹的心理尽快挣脱出来,你会更加成熟。
再说说财报季ETF的操作,过去提过,同样的,应该更加淡定,不做买入操作。因为特别挂钩一篮子股票的ETF,其走势也是其成分股决定的,一个占比小的成分股飞了和跪了都影响不大,重仓股如果暴跌了可能拖累整个板块相关ETF下跌,如果暴涨,通常将来也有大概率回调机会。而且ETF由于分散投资,所以涨跌幅度即使在财报季也不会太大,这种情况下就更没必要急着进行买入操作了,ETF投资本来就是个小碎步扭秧歌前进,慢慢博取收益的过程,不存在个股那样暴涨暴跌的机会,所以淡定的度过财报,再进行操作对你整体收益影响不会太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